九江,简称 “浔”,为江西省下辖地级行政区(市),古称浔阳、柴桑、江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
九江位于江西省最北部,赣、鄂、皖、湘四省交界处,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九江是“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是江南地区“的鱼米之乡”。地处长江、鄱阳湖、京九铁路三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昌九一体化、环鄱阳湖城市群城市,也是江西将建设的3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中部地区重要物流枢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
九江被定位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引擎、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航运枢纽和国际化门户、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江西省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九江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三大都市区之一。
九江是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九江港是长江水运第四大港口,江西省第一大港口,国家一类口岸,年通过力5000万吨。
九江有“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之美称。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庐山”;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江西千岛湖“庐山西海”;中部九寨沟”龙源峡”皆位其境内。
九江荣获“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城市” 等称号。
九江气候特征
九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7℃,年降雨量1300-1600毫米,其中40%以上集中在第二季度;年无霜期239-266天,年平均雾日在16天以下。九江春季回暖较早,但天气易变,乍暖乍寒;从初夏到6、7月的梅雨期间,降雨集中,大、暴雨频繁,5、6月份的常年平均降水量有200毫米左右,极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出梅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往往晴热干燥,不少年份高于摄氏35度的高温日长达20多天;秋季气温较为温和且雨水少;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不过随着温室效应,暖冬现象明显。
九江饮食习惯
九江市地处赣、皖、鄂、湘四省相接之处,依江偎湖,物产丰富,在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饮食文化,各大菜系在此都有设点,饮食业可谓是相当发达,沿街而过,几乎可找到全国各大菜系的酒店、饭庄等;另外,九江菜也是赣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多年以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讲究辣、烂、脆、嫩。
九江风景名胜
九江,自古为江南著名的游览胜地,素有“九派浔阳郡,分明似图画”之美称。境内山水风光迷人,名胜古迹荟萃,众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230多个景点景观星罗棋布,构成以庐山、鄱阳湖为主体,融古今高僧、名士妙文、书院翰香、建筑艺术和政治风云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散布于庐山、鄱阳湖之间的其他风景名胜举不胜举:有“地下艺术宫殿”美称的彭泽龙宫洞,有“禅农并举”而名传天下的永修云居山真如寺,有堪称经典杰作的千年古桥——观音桥,以及市区的烟水亭、浔阳楼、琵琶亭,九江县的岳母墓、狮子洞等。
九江境内的风景名胜已经形成五区(牯岭景区,山南景区,浔阳景区,沙河景区,永修景区)两点(石钟山,龙宫洞),一线(鄱阳湖水上游览线)的整体格局。1982年8月,以庐山为中心包括九江市区及星子、湖口、彭泽等县主要景点组成的庐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至1986年,九江市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37处,市级24处。
九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景点可达2000处。石钟山、鞋山、落星墩、军山、印山、扁担山隔水相望,各具姿态;冬季,吴城沙岸湖洲,万只候鸟云集,白鹤天鹅群蔚为稀世奇蠢观,曾被海外客人誉为“中国第二座万里长城”,都昌老爷庙是朱元璋所建定名为定江王爷庙,邻近的鄱阳湖水域是著名的鄱阳湖百慕大三角所在地。九江不仅江山殊秀,而且座座“洞天”别开,如彭泽的龙宫洞、就河的狮子洞与涌泉洞、瑞昌的峨眉洞群等。九江北面长江,南屏庐山,东临鄱阳湖,西望幕阜山,得尽山傍水抱之宠;城内甘棠湖水光潋九,岸柳成荫。烟水亭、琵琶亭、浔阳楼、能仁寺、天花宫、浪井、九江长江大桥、九江长江二桥、九江长江三桥、锁江楼、云居山、98抗洪广场、龙源峡等景点可发思古之幽情。
魏晋南北朝时,高僧慧永、慧远,名道士陆修静等曾先后来到九江,寻觅净土,筑舍修行。从东晋至清末到九江和庐山为官,访友,游览,隐居的著名文人雅士多至500余人。
1996年庐山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6年被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庐山风景名胜区
庐山,又名“匡庐”,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江西省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山体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庐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九江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五老峰南麓,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或辩论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几进几出的大四合院建筑,布局相当考究;从建筑材质结构上看,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2000年开始,白鹿洞书院每年出版一本《中国书院论坛》,每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
九江东林寺
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东距庐山牯岭街50公里。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 (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国家著名佛教道场、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东林寺自建造以来,至2014年已有1600多年历史,沧桑历尽,屡废屡兴。此外,九江还有能仁寺、西林寺等寺庙。
九江鄱阳湖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有70%的水域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其余20%的水域在江西省上饶市境内,10%的水域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内。汇集赣江、修河、鄱江(饶河)、信江、抚河等水经九江市湖口县城注入长江。
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鄱阳湖畔鸟天堂,鹬鹳低飞鹤鹭翔;野鸭寻鱼鸥击水,丛丛芦苇雁鹄藏”,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冬。如今,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白鹤等珍禽50多种。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九江浔阳楼
浔阳楼,中国江南十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区的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的诗中。随后,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而真正使浔阳楼出名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小说中的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使浔阳楼名噪天下。
九江烟水亭
烟水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景点之一,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唐代诗人白居易始建亭湖中,取其《琵琶行》诗句 “别时茫茫江浸月”,称“浸月亭”。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九江讲学时,又在湖堤上另建一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名“烟水亭”。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亭皆毁。至明末,重建烟水亭于浸月亭旧址。
九江琵琶亭
琵琶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九江长江大桥东侧,面临长江,背倚琵琶湖。建于唐代元年,已有1200年历史,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景点,唐代元和十年(815年),诗人白居易由长安贬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翌年秋天,送客于浔阳江(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长江一段)头,有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诉说身世,触景生情因作《琵琶行》赠之,亭名由此而来。
九江锁江楼
锁江楼,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区东北郊一公里处的长江南岸(九江长江大桥旁)。这里原有一组古建筑,由江天锁钥楼(即锁江楼)、文峰塔(即回龙塔)以及四条铁牛等许多附设建筑组成,现仅存锁江楼塔。
长江之滨,九江市东北隅,傲然屹立,高耸蓝天,潇洒古朴,伟岸气昂,塔影锁江,风雅微妙。塔高35米,造就七层,六面锥状,青砖砌身,石凿拱顶,宛如撑天大柱突兀江畔。塔内原有木梯,沿梯盘上,登临顶端,极目环顾,北瞰远山渺黛,南视古城幽雅,仰观蓝空蔚媚,俯看碧江波粼,正如当年悬挂在此对联所云:“百荻波光当岸绕,黄梅山色过江来。”是为浔阳十景之一。此处原系一回龙矶,江岸突起跃出江面30余米,流水至此漩转激湍,常有行船在此处遭难。
九江真如寺
云居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西南部,原名欧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山顶真如寺是佛教禅宗(曹洞宗)的发祥地,总面积216.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69.7米。
属宗教游览、休闲观光的山岳型自然风景名胜区。云居山自然风光秀丽,尤其是被誉为人间仙境的百花谷景区更为突出,沿途奇山异石,溪水瀑布,古寺牌楼,僧侣塔林,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山上空气清新,植被繁茂,近2000多种天然植被,千年古杉树、千年古樟树、千年古银杏树、千年古桂花树、千年古栎树及近千年的伯乐树、香果树、罗汉松等树木比比皆是,盛夏酷暑气温仅为22度。
九江市花市树
荷花
九江市市花定为“荷花”,荷花因为“迎骄阳而不畏,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成为圣洁代表,友谊象征和使者。荷花,又名莲花,与九江渊源颇深,山有莲花峰,洞有莲花洞,佳作有《爱莲说》,庙有莲花驿寺,池有莲花池。
樟树
九江市市树确定为樟树,是因为樟树根深叶茂,四季常青,象征着坚韧不拔、吉祥如意。樟树也是九江市现存古树最多的树种之一。
九江戏曲
九江采茶戏,原名茶灯戏,俗称茶戏,进入半班形式后称采茶戏。是一种江西省的汉族戏曲剧种。明末清初,其主要流行地区为瑞昌、九江、湖口、彭泽、德安等县市。曲分南河、北河两个流派,本剧为流传九江县一带的南河派采茶戏。声腔分为平板、花腔、汉腔、杂腔、曲牌等五大类。原演出时,不用弓弦乐器伴奏,而以打击乐,乐手居台中天幕前而坐,演员在乐队前台演唱,众人后台帮腔。
九江文曲戏是流行于赣、鄂、皖三省边界的一个有名剧种,以其清新婉约而引人入胜。文曲戏的前身是“坐唱”。这种“坐唱”在江西的九江、瑞昌、都昌、湖口叫做“文词调儿”、“曲子”;湖北黄梅、广济叫做“调儿”、“曲子”;安徽的东至、宿松叫“儿家腔”、“文南词”。
九江弹腔是江西省的传统戏曲剧种,属于赣剧支派之一。清道光年间,南昌高腔、乱弹合演之赣剧班社向赣北发展,在德安、星子扎根,后以星子为主要活动基地,流行于星子、九江、德安一带。主要声腔为二凡、西皮,兼有青阳腔及民间小曲。
青阳腔,又称“池州腔”,因产生安徽池州青阳而得名。目前九江地区主要在湖口县一带流行,又叫湖口青阳腔,艺术上继承了弋阳腔干唱,并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不托管弦,“其节以鼓,其调喧”及“一唱众和”的特点,但更为热烈、豪放。角色体制有生、旦、净、末、丑、外、贴7个行当,后来又增加了小、夫两个角色。其表演讲究“文戏武唱”,娱乐性、趣味性强,火爆热闹,常穿插表演窜刀门、盘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艺。青阳腔中还有各种纸质面具,在舞美上极具特色。1999年,湖口县被省文化厅授予“戏曲之乡”,2000年和2008年,国家文化部又两度授予湖口“中国民间艺术(戏曲)之乡”。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冈、安庆、九江等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
发表评论
相关内容查看全部
Copyright(C) 2010-2021 527ss.com (韶山旅游)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韶山旅游任何信息
精品韶山,专线经验,专业操作,万人选择!韶山一日游天天发团,长沙市二环内上门接,承诺不满意就退款的韶山一日游专线线路!
韶山旅游客服热线电话:0731-85678026,15111433300 陈经理 (24小时) QQ:2323600844(业务咨询)1486753189(网站链接)
韶山旅游攻略网提供长沙旅游,长沙到韶山一日游,韶山一日游,长沙到韶山旅游,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长沙一日游等高品质的精品旅游线路
运营资质:云之梦旅游 旅游许可:L-HUN-01378
网站备案:
湘ICP备18021764号-7
版权所有:韶山旅游 技术支持:韶山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