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境内死了人办丧事叫白喜事,治丧先成服。丧主在死者初终时,散发以麻系之,戴三楞冠,持孝棍或称哭丧棍,着白色布孝衣,肩披麻布,腰缚草绳,脚穿草鞋,儿媳有头髻的解散披麻。孝子报丧时,迎接吊唁者行跪拜礼,受拜者不回拜,只作一般答礼表示。死者停放在家,要办吊席。治丧请礼生道士或和尚超度。吃食上,儒道两家不避荤,每天一次正席;佛教用斋菜。亲友送礼多为纸金银锭钱纸香烛香饼箱贡挽幛和挽联等,孝家答以白布一方,叫散白。散白须视亲疏辈份,规矩甚严,俗谓红喜事难尊客,白喜事难散白。晚奠过后约亥初始唱夜歌子,彻夜守灵。送殡一般向仪仗坊租用虎头牌以及锣鼓细乐等,灵柩用两匹白布拖起,称拖丧,孝家和送殡的亲友都走在拖丧里面。送葬的队列前由一人沿途抛散钱纸,称买路钱。穷困人家衣食尚不足,丧事就简陋多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境内治丧仍做道场,但一般规模不大。年代,道场一度被取缔,改开追悼会,风气为之一新。年代以后,丧葬旧俗又一度恢复。但丧礼一般以被面衣料或毛毯为挽幛,以现金包好作丧仪,出殡也无送葬仪仗。后又改超度活动为唱戏奏乐或放音乐磁带,从简者孝子戴黑纱或白纱帛。近年来用火葬的逐渐增多。
韶乐:韶乐是上古舜帝之乐,是远古的宫廷雅乐,具有礼乐教化娱神等功能,也是王公贵族享用的高雅精神产品,可惜后来失传。经国内外多名音乐舞蹈文学史学专家历经多年的挖掘研究,年月日,在韶山纪念毛泽东诞辰周年活动高潮迭起的浓浓氛围中,在新落成的古朴典雅的韶乐宫里,首次公演了空灵婉转如丝如缕的瑰丽古乐韶乐。
图片:邵乐
今日的韶乐,是在浏阳古乐韶山山歌和宋代琴谱等基础上进行研究整理和开发出来的一部集诗乐舞为一体的史诗性乐舞。它由祭司部落战争箫韶九成南风歌关雎湘夫人缶韵潇湘水云中和韶乐九部分组成。总长分钟,由多人同台演奏,使用的乐器有种多件,有编钟磬足鼓箫埙琴瑟等,可说是集夏商乐器之大成。舞蹈有干戚舞羽舞等古代舞蹈。失传多年的韶乐重现人间,国内外多家媒体竞相推介,来韶游客争相观赏,好评如潮。
龙灯:以竹篾扎成龙头龙节和龙尾,加上手持的木棍,龙头龙尾糊纸后加彩绘,以布联结龙节并加绘龙纹作龙身。龙灯于农历正月初十至十五配以锣鼓唢呐游耍。
图片:龙灯
花鼓戏: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二十三年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据年统计,全省有花鼓戏剧团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传统剧目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年后,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音乐曲调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类:川调。或称正宫调,即弦子调,大筒唢呐伴奏,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旋律变化丰富,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打锣腔。又称锣腔,曲牌联缀结构,腔流数板结合,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有如高腔,是长沙岳阳常德花鼓戏主要唱腔之一。
图片:花鼓戏
牌子:有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源于湘南民歌,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活泼轻快,适用于歌舞戏,是湘南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小调。有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之分,后者虽属明清时调小曲系统,但已地方化。各种形式的曲调,都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表演特点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拥有表现农村生活的各种程式,诸如划船挑担捣碓砍柴打铁打铳磨豆腐摸泥鳅放风筝捉蝴蝶等等。后期由于剧目的发展,表演艺术也有所丰富,如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一些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实了武功表演。行当花鼓戏的行当分工也更趋细致,不但由三小发展到生旦净丑,而且三小中也有更细的分工。以长沙花鼓戏为例,小丑又分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小旦又分正旦二旦花旦闺门旦;小生又分正小生风流小生武小生烂布小生奶生子等。
来源:韶山旅游网www.527ss.com转载请说明出处!
发表评论
相关内容查看全部
Copyright(C) 2010-2021 527ss.com (韶山旅游)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韶山旅游任何信息
精品韶山,专线经验,专业操作,万人选择!韶山一日游天天发团,长沙市二环内上门接,承诺不满意就退款的韶山一日游专线线路!
韶山旅游客服热线电话:0731-85678026,15111433300 陈经理 (24小时) QQ:2323600844(业务咨询)1486753189(网站链接)
韶山旅游攻略网提供长沙旅游,长沙到韶山一日游,韶山一日游,长沙到韶山旅游,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长沙一日游等高品质的精品旅游线路
运营资质:云之梦旅游 旅游许可:L-HUN-01378
网站备案:
湘ICP备18021764号-7
版权所有:韶山旅游 技术支持:韶山旅游